今年9月底,世界貿易組織(WTO)大幅上調今年全球貿易增長預期,由此前的2.4%上調至3.6%。與2016年全球貿易增長1.3%相比,今年全球貿易增長明顯加速。同樣在今年9月,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也將全球貿易增長預期上調至4.2%。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承運輸公司、總部位于丹麥哥本哈根的馬士基近日發出警告,稱其面臨需求疲軟,導致運費下行壓力增加。
彭博社指出,馬士基對行業前景的悲觀評估也與許多航運咨詢公司、銀行、集裝箱航運公司同行和評級機構的觀點一致。
馬士基并不是唯一一家持有此觀點的公司。德魯里航運咨詢公司預計,供應過剩將促使集裝箱運輸貨運增長率在2018年有所下降,從2017年的15%左右下降至低于10%。11月29日,瑞士信貸集團(Credit Suisse Group AG)分析師在報告中寫道,從世界第三的集裝箱全球承運公司法國達飛海運集團(CMA-CGM)在亞歐合同的早期談判來看,2018年該公司貨運增長率將稍微有所下降。
這些分析師表示,雖然談判處于早期階段,但這種不確定性對增強投資者信息顯然沒有任何幫助。全球知名的信用評級機構惠譽評級(Fitch Ratings)預計,2018年海運集裝箱供應量將增長5.5%以上,高于超過4.5%的需求增長量。但全球貿易前景的積極面體現在航空運輸。
鑒于國際航空運輸協會(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)預計2017年航空運輸將增長7.5%,市場普遍認為,航空運輸具有極大的增長潛力。然而航空運輸是全球貿易市場的一小部分。數據顯示,全球航空運輸規模約為1000億美元,在價值15.5萬億美元的全球總貿易額中僅占約0.6%。
德魯里航運咨詢公司公布了有關貨運航線的最新數據,指出了上海與發達經濟體之間多條航線面臨的明顯疲軟趨勢。例如,與2016年12月第一周相比,上海-鹿特丹、上海-熱那亞、上海-洛杉磯和上海-紐約之間的航線增長率全部下滑了20%以上。
當下,世貿組織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都預計2018年全球貿易增長將保持強勁。前者預計將上漲4.0%,后者預計將上漲3.6%。2017年,全球貿易增長超過全球GDP增長,創自2014年以來的首次。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,2018年全球貿易增長將與全球GDP增長基本持平。
但是,馬士基、德魯里和其他機構暴露出的疲軟跡象表明,2018年全球貿易或將再次拖垮全球經濟增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