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近年來互聯網的興盛繁榮以及跨界通殺成功案例的層出不窮,使得國際貨代行業的精英們不得不去思考兩個問題,其一國際貨代是否也需要“互聯網+”,其二互聯網能否徹底跨界通殺國際貨代行業。
要想理清第一個問題,首先需要思考一下什么行業需要“互聯網+”。個人認為首先傳統行業需要通過“互聯網+”模式來實現企業的升級和轉型。國際貨代行業算是傳統行業嗎?答案毋庸置疑,屬于傳統服務業。并且,國家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,一直保持著傳統單一的營銷模式及業務流程,至今依然屬于勞動密集型傳統服務業范疇,盈利模式依然依靠信息不對稱,所以行業一定是需要通過“互聯網+”來實現轉型升級的。互聯網是信息時代的最有力的工具,信息共享是互聯網思維的要點之一,任何信息不對稱的商業模式遲早遲晚都會被互聯網的信息化擊垮,傳統行業的升級和轉型也就勢在必行。基于此“互聯網+”已經上升到了國家級戰略的地位,不僅是傳統行業轉型的方法,也是國策。國際貨代一定需要“互聯網+”,這個已經不再取決于行業的從業者,是大勢所趨,你不做,一定會有別人做。
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概念的不斷深入,各種不同模式的國際貨代互聯網平臺如雨后春筍,其中不乏有上市企業、天使投資、國外投行投資、AB輪投資參與等等,商業模式也是五花八門。然而主流模式還是互聯網平臺模式,也就是類似淘寶網模式,主流思維就是去中介化。
這也就是我們討論的第二個問題,互聯網能否徹底跨界通殺國際貨代行業嗎?我們首先看看互聯網跨界通殺了哪些行業,有目共睹的就是零售業和出租車行業。為什么他們被顛覆呢?成本高、服務差、營銷模式落后,總之一句話,誰做的不好誰就會被顛覆。國際貨代的從業企業長期以來都是維持在低利潤水平,甚至市場不好的時候還是零利潤,對客戶的服務不能差,送單取單、隨叫隨到、可謂24小時貼身服務,并且還要墊付費用,背負很長的帳期。另外,不同于零售業,行業中又有很多細分行業,如堆場、報關、報檢、陸運等等五花八門,很多操作和服務是必須要在線下來實現的,并且服務是需要所有這些細分行業共同配合完成的,要整合整個鏈條的難度是非常大的。因此,由于國際貨代的行業復雜性和目前的行業狀況,被互聯網跨界通殺是沒有可能性的。當然其中還有很多其它因素,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。從現實情況來看,當很多其它傳統行業都在經歷互聯網的沖擊時,國際貨代行業仍然按照以前的傳統模式來發展。雖然行業中也有很多不同類型的互聯網平臺出現,但至今沒有一個成功的案例。不過,行業的互聯網信息化腳步已經邁開,這是大趨勢的必然,對于運營者來講模式、切入點和時間節點是成敗的關鍵。
從互聯網誕生,到“互聯網+傳統商業“的模式產生,分別經歷了1.0、2.0、3.0時代。1.0時代就是”互聯網+信息“,2.0時代是”互聯網+交易“,3.0時代是”互聯網+綜合生態服務“。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推陳出新,商業模式也不斷更新,但是哪個模式更適合傳統貨代行業呢?”互聯網+“是如何去中介化的呢?在傳統貨代業能否實現去中介化呢?我們將隨后繼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。